close

        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做cajon,也沒有發表與cajon有關的文章了,日前整理板材時,發現一些零星的材料,主要是原設計所用的側板,正愁要如何處置時,一個念頭蹦了出來:何不用這些側板做一個大一點的cajon呢? 

 

        這個大一點的cajon,老實說沒有大很多,高度幾乎沒變,寬度因為以側板當作上下板而稍微寬了些,算一算大概多個十來公分,不過,只要箱體內部空間變大,理論上低頻的效果就應該會產往下再沈降,只是多與少而已。 

 

bass cajon vs cajon

左為DIY的第一個cajon,右為這次的bass cajon 

 

        想起數年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個bass cajon,在一堆一般cajon裡顯得很龐大,專門在cajon樂隊裡擔任低音的伴奏,再看看自己自稱的bass cajon,相較之下苗條些許,不由得心中擔憂了起來,我這 "bass cajon" 低頻會比原來更低嗎?會低得很明顯嗎? 

 

        再多的猜測也不如實作來證明,索性就備齊了工具及材料,開~~工~~ 

 

        bass cajon與原來的設計並沒有什麼不同,只在於板材尺寸稍微差異,不過打擊面板及背板的尺寸因為上下板的尺寸變更也就變大了,沒有現成的薄夾板,因此去採購一大片回來裁切,殊不知好戲這時候上場了,當前後面板板材以木工膠 "永久" 固定在箱體之後,隔天才發現買回來的夾板厚度不是原來的4mm,硬是多出1mm。這下子要拆是有困難,即便拆下來,箱體的整理大概也要耗掉不少時間,心一橫,算了,也許用厚一點的板材剛好抵消面積增大而產生張力不夠的問題,自己這麼的安慰著。 

 

        卸下了bass cajon上所有的木工夾具,心裡忐忑的坐上去試打,一巴掌下去,果然是受到影響,響線的反彈聲稍微悶了一些,需要較大的力度來激出響線聲,不過還不致於出不了聲,倒是低頻部分似乎有了正向的改變,找了製作的第一個cajon來比較,bass cajon低頻明顯下沈,這是很輕鬆可以聽得出的,而且低頻在聽感上更為軟Q,透著一種彈彈的感覺,舒服極了,很難明確的以文字表達那種感覺,不過響線拍打在面板上的聲音也就跟著低了一些,音高不似原有設計那般亮,這或許也與用了比較厚的板材有關,總有著一點點的缺憾;也許採用原來4mm的夾板,聲音會更通透、更清脆,這個想法只能等到我再一次橫了心,換回4mm夾板才會有答案了。 

 

bass cajon string-1        

bass cajon的響線用了加倍的小鼓響線 

 

bass cajon string-2

響線系統1 

 

bass cajon string-3

響線系統2 

 

bass cajon side view

bass cajon側面

 

bass cajon top side view

bass cajon俯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木箱鼓 cajon DIY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巴比 的頭像
    老巴比

    老巴比的cajon遐想天地

    老巴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