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那個大力提倡復興中華文化的年代裡,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週五天半的課程中至少有一堂書法課,由級任導師教大家拿毛筆寫書法。到了國中及高中,雖然沒有了正式的書法課,但是換來了二堂作文課,對於六、七、八年級的看倌來說,可能不明白老巴比為什麼這麼說,作文課有什麼不對,大家都有,只要是學生,不可能 沒經歷過寫作文;不過,老巴比的那個年代的作文課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打草稿,第二個部分是把草稿謄到作文簿上,到目前為止可能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好 大驚小怪的,但重點是那作文簿是用毛邊紙裝訂的,換句話說,是要用毛筆寫作文,由原來的一堂課變成二堂,由大楷變成小楷,由十來個字變成數百字,在當時, 對絕大多數同學來說,這真是一個苦不堪言的經歷。

老字帖.JPG
兒時習字的字帖,但始終沒達到那種洗練的境界。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巴比就被父親要求每天寫字,父親的字可算是俊秀挺拔,由他來教導倒也算是恰當,年幼的我對於筆墨也頗好奇,就這麼樣從描紅開始了我的習字生涯。在經過二年的習字經歷之後,小學三年級的書法課裡自然的成為指定的小老師,這個頭銜也著實提供我不少持續習字的動力。上了國、高中之後,課業的 壓力,好玩的個性,有一搭沒一搭的練字,終究敵不過壓力與個性的摧殘,就這麼的停止了習字。


老字帖-1.jpg
近四十年前的價格,算算通貨膨脹有多少倍。

      前些年,無意之間看到一些書法家的出版作品集,在中斷了二十多年之後,又重新燃起了習字的念頭,與其說是想練好書法,倒還不如說是為未來退休生活培養一個打發時間的興趣。刻意的不去拜師學藝,在網路上找尋可以運用的資料,上Youtube觀看別人寫字的影片,藉此找出不同筆法的運筆方式,希望能夠以過去習字的基礎,透過這些多媒體資料自學新字體。現代科技的方便,也能嘉惠傳統文化的發展。

      楷書是小時候習字的唯一,然而在重新習字之後,發現了隸書具有更為古樸圓潤的感覺,因此就成為習字的新目標,在瀏覽不少書法家的作品之後發現,隸書也能有新的寫法,溶入楷書筆法的楷隸體,比隸書更有力度,比楷書更柔軟,更為適合我對文字欣賞的角度。

      也許在各位看倌中也有好此道者,那麼請不吝交流一些習字經驗嘍!

      習字與鼓都是我多年來的嗜好與興趣,也都同樣在生命過程中的不同時期裡斷斷續續出現,然而這兩項興趣就像手上沾上的麥芽糖,想甩也甩不掉,說得更明白些,這二項也就像是麥芽糖,它們能甜蜜我的生活,我也不想甩掉它們。


老字帖-2.jpg
清代黃自元寫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巴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