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jon這個樂器的來處,在網路上都能夠查到,我也就不囉嗦,各位看倌可以點下面的連結看看一些簡單的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jon

      絕大多數的cajon外觀大概就像各位看到的那個樣子,一個四方形的木箱子,所以也就有人稱之為 "箱子鼓" 或是 "木箱鼓";這個樂器在台灣還不是很普遍,不過據了解已經有一些私人或團體在推廣與教學,能否流行起來,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嘍。

      雖然外觀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木箱子,但是箱子裡可是有著不同的機關,讓樂手在敲打不同位置時可以發出不一樣的聲響,而這些機關則是依不同的廠商設計而有不 同,當然聲音也是不一樣;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不少個人DIY的cajon,設計各具巧思,只可惜不知聲音效果如何。

      我試過不少樂器廠商的cajon,聲音自然是各有特色,有些適合流行音樂,有些適合Flamenco,也有些試合搖滾的聲音,但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色, 那就是 "貴",我想這特色大概也是目前在台灣還不流行的原因之一吧。在台灣也有鼓樂器廠商生產cajon,價格較為便宜,但也差不多要五張小朋友,值不值得就讓 您自己判斷了。

      另外,這些廠商的cajon (或是網路上一些DIY cajon的圖紙資料) 尺寸似乎都是依照外國人的體型來設計的,依老巴比的身高 (179cm) 坐在這些cajon上時,總是覺得大腿下方卡在箱子的上板兩側邊緣,不是很舒服,因此也無法久坐,更遑論身形比較小的人了,身形小的人坐在這些cajon 上,肯定腳跟無法著地,掂著腳尖操作這樂器總是一種自我虐待的感覺,所以我就在cajon的尺寸上進行了一些改變,這個改變還必須顧及不能明顯影響 cajon聲音特色,因為敲擊樂器的聲音會隨著尺寸而變化 (敲擊面、共鳴面、共鳴空間、音孔....等等),而這些改變也是因為我將cajon視為替代爵士鼓的樂器,在必須攜帶鼓樂器的場合裡,輕量的鼓樂器比較 不會造成負擔,所以尺寸與重量的改變,能增加可攜性,但前提是必須將影響聲音特性的因素降至最低。

      另一個在尺寸與輕量化後要考慮的因素是 "結構" ,由於樂手是坐在cajon上,cajon是否夠牢固,不因輕量化而影響支撐與耐用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個小小的cajon木箱鼓,在實際的製作過程中卻有許多值得思考與實驗的地方,這些也是讓我投入cajon製作的動力,在未來的文章中,將會逐一說明這些實驗的結果與過程,以及相關的設計思路,雖然可能尚不臻成熟之境,但應可分享做為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巴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